7月7日,中国“三大史诗”保护传承与创新研究基地挂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昭苏县举行。来自西北民族大学、中国社科院、内蒙古大学、新疆大学等高校专家、年轻学者以及自治区优秀的“玛纳斯奇”、“江格尔奇”、“格斯尔奇”传承人等参加挂牌仪式。

昭苏县委书记侯陶代表县委、县人民政府对中国“三大史诗”保护传承与创新研究基地落地昭苏表示热烈祝贺,向参加挂牌仪式及学术研讨会的各级领导、专家学者、新闻媒体和各界朋友表示诚挚欢迎,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昭苏县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、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。

侯陶表示,昭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人文底蕴,天马文化、草原文化、知青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各类文化,形成了多层次、多领域、多形态的昭苏历史文化体系。昭苏县委、县人民政府将全力支持西北民族大学“三大史诗”研究团队以及社会各界同仁来昭苏开展调研工作。此外,昭苏县将用好基地创新平台,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,提高“三大史诗”保护传承管理水平,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推动昭苏县文化大繁荣大发展。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,有西北民族大学的智力支持,有各地民间艺人的传承创新,“中国‘三大史诗’保护传承与创新研究基地”一定会结出丰硕成果,更好地提升昭苏县文化软实力,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。

挂牌仪式上,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、副主席巴赫提亚·巴吾东授予昭苏县中国“三大史诗”保护传承与创新研究基地牌匾,昭苏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西来力·玉素甫江代表昭苏接牌。
西北民族大学昭苏县中国“三大史诗”保护传承与创新研究基地为32名专家学者发放聘书,希望学者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为基地建设贡献力量。
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征集研究室、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、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中心、内蒙古地方民族语文杂志社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和个人向中国“三大史诗”保护传承与创新研究基地捐赠了价值10余万元的图书。传承人代表巴德马·塔帕、满都来、确·道尔吉向基地赠送锦旗。来自自治区的9名“玛纳斯奇”、“江格尔奇”、“格斯尔奇”传承人代表进行了现场演述。
挂牌仪式结束后,来自中国“三大史诗”的专家学者们围绕“史诗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发展”进行了分组讨论,大家各抒己见,会场气氛热烈。

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多洛肯说:“在昭苏县举行中国‘三大史诗’保护传承与创新研究基地挂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,是聚焦文化自信战略、聚焦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,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,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对于挖掘、整理、研究、保护和传习‘三大史诗’具有重要意义。”

下一阶段,中国“三大史诗”保护传承与创新研究基地将以昭苏县、特克斯县、尼勒克县为核心地域,将研究范围辐射至新疆及其周边的甘肃、内蒙古、青海、西藏等省、自治区,建立“三大史诗”传承基地合作平台,开展“三大史诗”专业人才培训,加强跨学科领域交叉研究。在此基础上,西北民族大学将同昭苏县合作建设全国知名的“三大史诗”文献馆,提供“三大史诗”科学研究、学术交流、传承人培训、文学创作、产品开发、成果展示的平台;深入挖掘 “三大史诗”优秀演艺、文创、影视等文化资源,创造出更多的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,大力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,发扬民族传统美德,振奋民族精神,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,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,扎实推动民族地区经济,社会和文化的繁荣发展。